来源:资事堂
量化私募圈乃当今整个资管界“当仁不让”的风暴眼。
但如今时刻,量化行业内的“排行”似乎已经大乱。
那些出身豪门以天量规模、天价薪酬赚足眼球的“头部”的业绩纷纷遇挫。
而在这些龙头机构暂时“偃旗息鼓”时,各种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却纷纷宣称,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是个新的时代,还是暂时的“杂音”呢?
01
“战胜”量化头牌?
来自第三方的信息显示,一家和海外头牌量化机构同名的私募,日前取得了远超行业头牌的收益。
它的管理规模不及5亿元,成立于2016年,今年初刚刚公开增加量化策略——据私募排排网, 2024年1月1日起,该机构将策略从多资产复合策略变更为量化多头-量化选股策略。
但截至2月8日,这只变更策略的量化产品年内收益为4.22%,大幅跑赢同期众多量化大厂,后者年内一度平均亏损近30个百分点。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02
底色是技术因子?
这家北京私募发表的最新观点,充满了技术(分析)方面的味道。
诸如:“(年初至春节前)整体进场信号次数较少,市场下跌或者暴跌时,都是空仓信号。其他信号为小赢小亏,比较明确的产生收益的信号是两次,一是1月24日,二是2月6日。”
这和目前主流的量化方式,大数据、大规模运用投资模型、团队研究、多因子、多周期的投资策略有很大不同。
这或许也是该机构和主流量化收益率陡然分开的原因。
而且,从更广义的角度,量化只是“手段”,似乎短期内业无法就此说这样的业绩“无法持续”,当然也无从得出结论,它们就可以持续。
03
券商有心加持
资事堂发现: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下的部分私募,以非常规的路数运作,除了投资团队的个性之外,可能与合作渠道有关系。
毕竟,私募机构的发展离不开负债端——券商——的支持,而当下的销售渠道也亟需和以往产品拉开差距的策略。
尽管规模不大,相关私募为渠道“引流”客户的努力已经开始体现。
比如,前述私募的社交账号一则分红公告,提及了投资人可通过某大型证券公司的平台查阅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业内知名的股票多头私募——创始人早年曾有“创业板一哥”的称号,如今基金单周净值涨跌幅可高达20多个百分点,其产品代销合作方也是同一个券商。
04
小规模多策略
资事堂注意到:上述北京私募机构管理资产为0-5亿元,此规模区间是小型私募的普遍规模。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虽然这家私募还挣扎于“生死线”上下。但旗下覆盖多个策略,涉及类固收(亦称为“固收+”)、量化策略(商品期货CTA、股指量化)、SMART β策略(试图战胜市场的主动策略)、多资产复合策略,以及面向大客户的定制化策略。
业内通常认为,只有管理规模突破10亿元,才能保证一家私募的基本生存,因为管理规模过小,无法覆盖运营成本、人工成本、渠道合作成本等。而多策略显然更加耗费资金,不知道上述机构是如何完成高难度的覆盖的。
但确实,这个机构又在持续跟进着自己平台的策略表现。
资料显示:这家机构实控人自2003年起就在投资机构任职,还曾在三家不同的券商机构工作过,还曾加盟过一家河南的百亿私募。
05
耐人寻味的业绩
对于一家管理规模在“生死线”的小私募,能够纵横这么多资产,颇让人费解。
叠加在今年初更改策略,迈向量化策略,并“惊奇”战胜众多老资格的同行,更让人关注其策略的“持续性”。
毕竟,真正能够给出判断的永远是长期的业绩,而这个行业从来不缺乏“昙花一现”。
标签: 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