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科技增收不增利背后:孢子粉网售陷滞销,“贴牌”产品真***难辨

qweasjd 15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华夏时报 记者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同仁堂科技增收不增利背后:孢子粉网售陷滞销,“贴牌”产品真假难辨-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日,同仁堂科技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7.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04%;实现净利润9.9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93%。这意味着,同仁堂科技整体表现可能增收不增利。

  此前同仁堂科技中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9.46亿元,同比增长30.91%;实现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5.65%。而记者将2023年报和2023年中报,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公司全年业绩增速大幅低于中报数据。

  对此,同仁堂科技业绩年报公开表示,中医药行业在国内经济平稳增长的大背景下,继续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同仁堂科技亦在年内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业绩表现仍较好,而Q3-Q4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并表子公司同仁堂国药的业绩收窄。2023年上半年,同仁堂国药实现营收7.52亿元,实现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3.95%。而年报数据显示,同仁堂国药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1.83%,净利润也同比大幅下降16.33%。

同仁堂科技增收不增利背后:孢子粉网售陷滞销,“贴牌”产品真假难辨-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药数据分析师接受《华夏时报》记者***访表示,“上述变化可能与下半年集***市场中成药销售比例普降相关。此前特殊历史时期背景下,基于治疗方案中纳入目录的中成药品种较多,中成药市场接受度和民众欢迎度增加,对于市场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而随着市场回归冷静,中成药销量下滑甚至影响企业业绩是必然趋势未来企业应该加强产品创新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孢子粉网售滞销

  2000年,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为国内首家由A股分拆上市的企业。据悉,同仁堂科技作为同仁堂集团旗下子公司,拥有安宫牛黄丸、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牛黄降压丸、愈风宁心片、牛黄清宫丸、人参再造丸等20余个心脑血管病用药品种储备。近年来,同仁堂科技基于“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发展愿景,加大中药创新药研发和投入力度,以产、学、研合作模式共同推动成果转化。

同仁堂科技增收不增利背后:孢子粉网售陷滞销,“贴牌”产品真假难辨-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股权关系看,同仁堂科技持有同仁堂国药38.05%的股权,公司营收规模虽远高于同仁堂国药,但利润规模较小,因此同仁堂国药利润暴雷对同仁堂科技的利润表现造成显著影响。此前年报发布前,同仁堂国药曾在公告中表示,主要由于疫情后市场实际情况及需求与预期存在一定偏差,在2023年于中国内地的部份分销商尚在消化本集团自有产品的库存,影响了本集团自有产品于中国内地的销售收入。

  结合公司发展动向来看,相关产品主要是指灵芝孢子粉系列产品。2022年底疫情放开,经销商大量进货灵芝孢子粉补充库存,导致高基数。2023年实际经济复苏略有落差,经销商持续消化库存,进货需求锐减。这意味着,公司此前向分销商压了太多货物,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分销商库存过高,已无力继续压货。

  记者在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搜索同仁堂灵芝孢子粉,评价中有诸多投资者反应收到临期产品。公开资料显示,同仁堂灵芝孢子粉保质期为24个月,而上述评价时间为2024年3月。由此推算,目前各大主流平台销售的同仁堂灵芝孢子粉中,有相当一部分是2022年下半年生产。

  而据同仁堂科技2023年年报显示,在销售不畅,大量商品即将过期的情况下,同仁堂国药并未对相关存货进行减值计提。2023年,同仁堂国药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仅32.7万元。与此同时,同仁堂科技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值得关注。据年报披露,其两年至三年期应收账款由2022年的470.8万元激增至5547.5万元,减值计提风险已凸显,公司利润或将进一步承压。

  而结合历年数据来看,公司大单品增长乏力。由于公司在历年定期报表中均未披露各主导品种销售额,仅披露年度同比增速,因而无法获得具体销售额数据。各产品在2023年年报数据中披露的增速数据均显著低于中报数据。

  据悉,2023年上半年,同仁堂科技感冒清热颗粒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58.11%、生脉饮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0.86%、阿胶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5.88%、金匮肾气丸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2.78%、牛黄解毒片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13.36%、六味地黄丸系列未披露。

  而2023年全年,生脉饮口服液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70.63%、感冒清热颗粒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牛黄解毒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58%、六味地黄丸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04%、阿胶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98%、金匮肾气丸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0.92%、西黄丸系列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5.55%。

  此外,随着近年来牛黄价格的上涨,同仁堂科技的毛利率、净利率显著承压。其中,毛利率已由2019年的45.9%下降至2023年的42.04%,净利率由2019年的16.56%下降至14.65%,毛利率及净利率均创下近五年来的新低。

  电商产品“真***难辨”

  记者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检索发现,关于“同仁堂”的投诉问题不在少数,其中涉及虚***宣传、价格虚高、售后退换货难、欺骗消费者等。企业“品牌授权泛滥、万物皆可贴牌”,无疑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以几家头部电商平台为例,搜索“北京同仁堂”关键词后,相关店铺有十多家,如北京同仁堂连锁店、同仁堂官方旗舰店、北京同仁堂健康旗舰店、北京同仁堂自营总店、同仁堂品牌老店、同仁堂工厂总店等,店铺图标样式也各不同,消费者难以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为此,记者选择某电商平台的北京同仁堂企业总店下单,付款前询问客服其产品是否是正品,该客服表示,“我们每个产品都有北京同仁堂防伪码,您可认准防伪码验真。”

  对此情况,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向记者分析,“如果产品品质把关不严,贴牌对企业形象影响较大,其信誉度备受考验。医药等食品是人饮用、食用的,必须在生产源头严抓,有高标准、严要求。若企业不珍视品牌的价值和意义,为扩大生意来源而随意推出并非企业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最终可能会因为品质问题或者其他一些负面问题,影响到品牌声誉。”

  在此背景下,以阿胶为代表的保健药材销量备受关注。据华泰研究测算,同仁堂科技阿胶系列产品于2016年-2020年量价齐跌,2020年销售额约2.14亿元,远低于2016年的6.93亿元。

  而在网售产品真***难辨背后,同仁堂品牌曾频陷负面消息旋涡。2021年10月,北京同仁堂原总经理高振坤被***,并引发同仁堂高层“大洗牌”。据统计,高振坤离任后,同仁堂先后有多位高层离职,涉及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工监事等多个职位。

  2019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撤销了授予同仁堂集团的中国质量奖称号,并收回证书和奖杯。通告指出,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因更换标签虚***标注生产日期和使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受到行政处罚。

  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公布了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同仁堂旗下涉及的四家企业分别为北京同仁堂银川药店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福州)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重庆建新药店公司,被查出的不合格产品包括白矾、地龙、杜仲、炙甘草等。其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上“黑榜”次数高达七次。

  2016年,同仁堂被曝“阿胶***”***,本应用驴皮熬制的阿胶检测出猪和牛的DNA;山东、四川等多个省市抽检发现同仁堂的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黄、(熟)骨碎补等产品不合格,同仁堂在山东淄博的药店因销售劣药被处罚。

  2013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就被爆出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5月,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爆汞超标五倍,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朱砂超标,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和0.72%,远超国际标准。

  面对业绩下滑、质量问题频出等困境,同仁堂不停尝试自救。通过同仁堂健康旗下公司北京知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先后拓展保健食品、中药咖啡、中药奶茶等饮品。不过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

标签: 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