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无风险收益率趋势持续下行,仅依靠债券所带来的收益渐渐难以匹配投资者预期,市场急需更具弹性的“固收+”类资产。7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为增厚收益水平,有理财公司尝试“固收+可转换债券”方式,构建“进可攻,退可守”的低波稳行策略。2022年,经历了多轮“破净潮”后,理财公司调整了营销策略,将关键词放在稳健标签上,如今,银行理财规模冲击30万亿元历史高位指日可待,理财公司也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发展,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固收+可转债”策略上新
为迎合多元化投资需求,有理财公司在“固收+”资产配置上进行了新的尝试。7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邮理财近日推出了一款名为“智盛·鸿锦目标盈封闭式2024年第3期(安盈款)”固定收益类产品,该产品为中低风险,认购金额方面:一般个人客户(1元),机构客户(1万元)。
这款产品与以往债券打底的理财产品不同,而是***取了新的“双低转债”策略,即结合当前受A股影响,可转换债券整体处于低估值区间的市场行情,配置双低转债,把握入场时机,低位等待资产回升,即可获得较高的止盈概率。
“固收+可转换债券”是新的一次尝试,具体来看,可转换债券,其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是一种兼具“债性”与“股性”的特殊债券。债性有规定利率和期限,若到期未转换为股票可以收取本息有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权利,股性转换成股票后可以获得企业的决策权和分红收益。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可以换成股票的债券,因此可以两头占好处。
中邮理财推出的“双低转债”就考虑到了可转换债券股性和债性的平衡型策略,进一步放大了可转换债券“进可攻退可守”的作用,可以为理财产品提供相对低波稳健的收益来源。在产品说明中,中邮理财还设置了3.5%(年化)的止盈目标收益率,前半年沉淀收益,半年后定期观察产品年化收益率,一旦达到目标收益率就立刻止盈,资金也会自动赎回到账,防范可能出现价格波动、资产变现损失等情形。
对此,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在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平衡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已成为金融机构及其理财产品竞争的核心要素。随着传统固定收益产品吸引力的减弱,以及权益类产品带来的较高风险令投资者望而却步,设计更为复合且灵活的理财产品成为行业创新趋势。“固收+可转换债券”策略结合固定收益产品的稳定性与可转换债券的潜在股权转换机会,这种模式能够在保持一定安全边际的同时,提供资本增值的可能性,或将成为理财公司策略的一种新思路。
低波稳健产品成“香饽饽”
“资管新规”后,保本、刚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投资者们深刻经历了理财市场净值转型的深度变化。2022年3月、11月,两轮“破净潮”发生,引发的“赎回潮”让整个行业对低波产品都有了更加迫切的诉求,随后,一***低波稳健理财产品面世,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了净值大幅波动给客户带来的困扰,现阶段,理财公司仍将这类产品作为营销主流。
“公司成立2周年,现推出低波稳健产品”“构筑低波净值型曲线”“低波策略稳健投资”……在社交媒体上,理财经理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都贴上了低波稳健标签,在爆款产品推荐中,不少理财公司也将低波稳健作为营销方向。
事实上,市场目前尚未对低波产品给出统一定义,不过带有这类投资策略的产品通常具有一些关键特性。例如:倾向于重点配置于信用评级较高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银行间市场的同业存单以及银行存款等低波动性资产类别,这些资产通常被认为风险较低且价格变动幅度温和。
从产品结构的角度看,多数低波理财产品***取封闭式的固定收益形式,***用持有到期的策略并辅以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这种方法有助于平滑产品净值的波动,意味着投资者面临的价值波动相对较小。
此外,为了提升透明度和便于识别,一些理财公司会在产品命名中加入低波这一描述性标签,帮助投资者迅速辨识出符合其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的理财产品。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介绍,“相对普通产品,低波稳健理财产品在回撤控制和波动控制方面相对更具韧性,比较受投资者青睐”。
数据的显示则更为直观,来自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面对市场变化,低波理财产品更显韧性,2023年以来,低波理财产品季末平均近3个月年化波动率明显低于其他中低风险理财产品0.12—0.29个百分点;近一年来看,低波理财产品季末近3个月最大回撤多在0.02%及以下,同样明显低于其他中低风险理财产品。
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资策略
具备低波动和稳健收益特征的理财产品正逐步成为市场的新宠,不仅迎合了风险偏好趋于保守的投资者需求,还为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个人和机构提供了优质选择,综合多机构测算数据,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逼近30万亿元,多数观点认为,低波稳健理财产品有望继续引领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随着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与复苏,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重拾信心,投资积极性显著提升。”有银行分析人士表示,低波稳健将凭借其在风险管理和收益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也预示着理财市场将更加注重投资者体验与长期价值创造,为多元化投资策略的实施提供坚实基础。
“目前部分投资者较为青睐低波理财产品,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风险水平相对较低,可以为理财机构低波产品的底层配置提供较佳选择。”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璟晗建议,当前“资产荒”背景下,安全、高息资产稀缺,低风险、长期限且稳健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因此受各金融机构关注,其属于市场中配置需求旺盛的优质资产,配置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助于机构补足长期限安全资产。相比普通债券,机构在配置超长期特别国债时需进行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价格受市场利率波动和二级市场交易情绪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影响理财产品规模,且考虑超长期限的限制性,金融机构需注重合理控制仓位以应对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王红英进一步指出,尽管结构化产品可能设计有风险缓释机制,但所有投资组合都存在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特性。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包含可转换债券的产品时,必须仔细评估底层资产即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和经营质量,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和投资回报。综合来看,投资者在考虑结构化产品时,应该充分理解其复杂性,包括潜在的风险因素,对底层资产的深入分析是做出明智投资决策的关键。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标签: 理财